昨天记者从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,《宁海县中心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已获宁波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。
未来10年,宁海县中心城区规划发展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、浙东山海魅力公园城市、宁波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。
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,规划范围涵盖跃龙街道、桃源街道、梅林街道、桥头胡街道行政辖区全部陆域范围。
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。点击看大图
根据《规划》,构建“一主两副、两轴六组团”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,统筹中心城区居住生活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产业发展、生态保护等要素布局,打造富有历史文化底蕴、现代发展活力、生态环境卓越的山水宜居城市。
具体来看,“一主”即天明湖城市主中心,以天明湖公园为核心,打造集行政、商业、商务、休闲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,是展示宁海城市现代化城市风貌的标志性窗口。
“两副”即城北、城南两个城市副中心。城北副中心依托梅桥工业产业园打造产城融合服务中心,是展示宁海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;城南副中心作为宁海城市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节点,是传承历史文脉,彰显缑城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“两轴”即规划形成的两条城市发展轴线,分别为依托颜公河—桃源路形成的城市生活产业发展轴与依托大溪—徐霞客大道形成的旅游休闲发展轴。
“六组团”分别为以高新产业制造与汽车零配件制造为主的梅桥组团;以产城融合、创意产业孵化为主的科技园区组团;宁海现代化新城,以综合性服务为主的天明湖中心组团;现代化城市形象门户区的高铁组团;兼具传统与现代风貌的跃北组团;承载宁海乡愁记忆和文化符号及居住、产业综合发展的老城“三山两岸”组团。
中心城区交通规划图。点击看大图
备受关注的交通方面,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,构建体系完备、内外联通的综合交通网络。对外,规划新增宁波市域(郊)轨道、甬台温高铁、甬金衢上高速,推进甬台温高速向西改线,加强跨区域通道建设;对内,构建“一环六纵十横二十射”的放射环式路网结构,加强基础交通设施的体系化、品质化、低碳化、智慧化发展。
与此同时,加快构建“县级-乡镇(街道)级-村社级”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,完善中心城区“15分钟生活圈-5分钟生活圈”标准,强化文化、娱乐、体育、医疗、教育等服务功能,提高城区公共服务能级。
来源: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 通讯员 方璐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