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三伏的最后一天,
明天(8月19日)出伏,宣告今年的伏天正式结束,告别了“三伏”。
是不是意味着告别了夏天呢?NO!NO!NO!宁海接下来又要热了!大家出门,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暑降温工作。
01.明天起,高温强度升级 今天多云局部有阵雨,明天晴到多云局部阵雨。今天最高气温34℃,明天最低气温26℃。
从明天起,宁海将迎来几天晴热高温的日子,非但没有午后雷阵雨,高温强度还将逐渐升级,
22日的最高气温可达37℃,妥妥的“干烤”模式。从目前的预报看,要到本周六,才有可能盼来局地雷阵雨,高温也将有所缓和。
那什么时候能凉快一点?
答案来了,23日起副高北跳,全省午后雷阵雨天气增多,高温有所缓和。
图据中国天气网。
02.出伏后,警惕“最凶险”时段
出伏后,本周六(23日)我们将迎来处暑节气。处暑期间,天气对我们来说算不上友好。
首先来看处暑,这个节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“处暑天不暑,炎热在中午”“早上凉飕飕,中午热死牛”,简单来说,就是中午热,早晚凉,昼夜温差开始变大。
而等到下一个节气白露,昼夜温差将变得更加明显,尤其是早晚,风吹在身上,感受到的可能都不是凉爽,而是清冷。
俗话说“处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”,意思就是处暑时天气还很炎热,稍加动弹就汗流浃背,恨不得天天洗十遍八遍澡,可等到白露节气,再赤膊上阵就会受凉。
天气对我们的不友好,不仅体现在昼夜温差变大,更体现在这种变化往往毫无章法,它会因为“秋老虎”的反扑而回暖,也会因为冷空气突袭而骤降,一天之内气温很容易出现10℃以上的波动。
骤冷骤热,对人体是极大的考验,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要加强警惕。
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,天气一冷一热,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睡眠变差,抵抗力下降,早晚的凉意还会导致血管收缩,加大心梗发作的风险。
民间将出伏后约莫三十天视为“最凶险”的时段,正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。这也启示我们:人生难免遭遇骤变,唯有像应对换季般提前准备、谨慎调适,才能在无常中保持从容。
来源:宁海气象、浙江天气等
展开